传统工艺灯中,灯形简单,制作方便而用途又广的当推三角灯。其形方口、尖底,又略成斗形,以此有人又称为“斗灯”。用途可挂门首,可点灯杆,也可供奉神前。三盏并挂称为“三宫灯”,九盏并联又叫“九联灯”。制作以细蔑棍捆扎成形,糊禙红纸,方口向上,内放小油灯碗 (用小油碟代替亦可)燃点,也有专门烧制陶瓷灯碗燃点的。
“方灯”和”六角灯”
方灯和六角灯也是因形得名的两种传统工艺灯。灯面可用纸糊,也可用绫罗绸纱装饰。用玻璃作灯面则取其通光透明而优于其他材料。这两种灯,用途也很广泛,门首、茶食、酒肆、旅栈、商店都有悬挂。民国年间,自贡盐商还挂方灯于轿后以充阔气。
门首挂方灯或六角灯。一般用红色,富有人家还讲究灯面的装饰,多绘彩图文。茶馆挂方灯成六角灯。这些茶馆多半是袍哥、帮口开设的。他们一般在茶堂内桂三五个方灯或六角灯,灯面多书写着袍哥的帮话,又叫做拿“言语”。如“万里云霞赴九霄,山川阻隔路迢迢,挑园大义人人效,刎颈分金道义高”、“列位仁兄把驾赏,拨云见日显毫光,倘有礼貌不周当,望其恕弟改旧章”、“品仙台人人皆莲花出现,蟠桃会个个是罗汉临凡,会武通文,是光棍才八方爱,讲经说法,二伊子休想在缘”等,下题帮口名称。
自贡尚美工艺灯笼厂的牡丹花工艺灯
酒店挂方灯或六角灯。多挂在酒店门首,也有挂在店堂之内的。灯面多题写“李自斗酒诗百篇”、“劝君更进一杯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今朝有酒今朝醉”等嗜酒之词,下题店家名号。
栈房挂方灯成六角灯。灯面书写客栈名称,配以“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日之夕矣,君何往焉”之类招客词,一般挂于店门外屋檐下,使投宿者老远就能看到是客栈。轿灯。樵斧著《自流井》一书中记载:“井上(指自流片)绅商白日上街,娇后必挂方灯三四个。”并附诗讽之:“青天白日挂灯笼,三四方灯轿后重。若在成都街面走,教人笑说是‘端公,(端公,即川中土语)。”按民俗,在成都,端公收鬼,次日回家,必提灯笼在手,所以成都有白日打灯笼者为“端公”之说。
“铁丝灯笼”
《富顺县志 》 (宋育仁监修本)“庙坛”记载:“灵应寺在县北九十里,近牛佛渡月亮崖,明万历时建造,梁间有铁丝灯笼。圣果寺在县北六十里,近牛佛渡,明景泰二年建造,梁间亦有铁丝灯笼。相传两寺灯笼为一对。”
“镂花铁园灯”
《 富顺县志·宋志 》 记载:“人寺在县西七十里板桥坝,明万历时建造,有镂花铁园灯,燃火其中,风吹不灭。”
“马灯”
井盐外销,在历史上多靠骡马驮载,骡马夜行之灯称“马灯”。用时挂在骡马颈项之下,是用铁皮包成的玻璃灯。初时燃点植物油或蜡烛,不怕风雨。煤油输入后,仿照煤油灯的构造,改良了“马灯”。在煤油灯的座子上安装铁皮架,既可保护灯罩,又可手提或悬挂。专门制作的“马灯,比煤油灯大得多,夜行照明十分方便。因此,民国年间举办“提灯会”,多作为提灯游行的灯具之一。不过游行所提的“马灯”灯架上多绑扎有纸花彩穗之类的装饰物。
自贡尚美工艺灯笼厂的荷花工艺灯
“走马灯”
“走马灯”是一种能旋转的传统工艺灯。它的装置是在一个较为大型的灯具内装上一个可以转动的多面灯或圆形柱面灯作为内灯。内灯依靠燃烛发生的热空气形成气流,这种气流在外灯与内灯之间循一定方向膨胀流动,带动内灯转动。内灯灯面或绘制或书写各类人物故事和诗文图画。其雅俗出于制作者的心裁和设计。总之以新颖、别致、能逗人注目凝赏为佳。首届自贡春节灯会展出的“祖国万岁”、“庆丰收”等则是一种电动“走马灯”。
“孔明灯”
自贡民间玩放“孔明灯”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孔明灯”相传为蜀汉承相诸葛孔明发明,用它指挥军队夜间作战。常见的“孔明灯,有三种:一是用风筝把橄揽形纸糊小灯笼带上天空。如果风筝大,乘力强,还可在灯下挂一串鞭炮,用柱香引火,灯笼升天,柱香燃完,空中便出现灯明如星,火花四射的奇观,及一阵鞭炮声,引入注目。另一种“孔明灯,是用薄皮纸糊成口袋,袋口向下,内挂灯一盏,地面烧火,人扶口袋,把热气灌入袋中,随着热气的增长,纸袋随之膨胀,冉冉升空,直至热气消散为止。风筝“孔明灯”只能在清明节前后刮东南风、方向不变的季节中玩放。而纸袋“孔明灯”则不择风向,一年四季均可玩放。第三种“孔明灯”是利用氢气球带小灯笼升天,创作简便,玩放容易。